他們每次來都要看一看大橋
12月14日上午9點,中鐵大橋局集團(原鐵道部大橋工程局,以下簡稱大橋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會議室,比往日熱鬧了許多,曾經(jīng)親自參與大橋修建工作的橋梁專家李家咸、曹春元、萬方等人,以及當年的一線工人們都從五湖四海趕回南京,參加聚會。遺憾的是,當年南京長江大橋建設(shè)委員會的成員們,好多已經(jīng)離開了人世,但他們的兒女特意從外地趕來,代表父輩們參加聚會。 據(jù)原鐵道部大橋局攝影組組長、今年81歲高齡的任發(fā)德老先生告訴現(xiàn)代快報記者,每年到了南京長江大橋全線通車紀念日,大家都會自發(fā)聚會、慶祝,但今年也是大橋局的60年華誕,這次共有近60人參加。座談會后,大家再次來到了南京長江大橋上。在南堡公園的展覽大廳,大家觀看了許多組大橋的“絕版”照片,這些珍貴的照片都是出自任發(fā)德之手。
彭倍勤的父親彭敏,曾擔任南京長江大橋建設(shè)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一職。彭倍勤說:“父親生前,身體好的時候,每次來南京,都要來看一眼大橋!”她說,大橋在父親乃至他們一家人心中的分量都很重,父親總是將它牽掛于心,念念不忘。
那一幕,最驚險
住在橋墩,奮戰(zhàn)40多天,“搶修止擺”成功 回憶當年,修建大橋時遇到的最驚險一幕自然也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還覺得驚險!”已有87歲高齡的李家咸說,1964年9月,他們遇到了幾十年不遇的兇猛秋洪。“當時5號墩沉井邊錨鋼繩被洪水沖斷了,7000多噸的沉井不穩(wěn)了,更危險的是,一旦牽引的鋼繩被繃斷、打到周圍的鐵駁船上,船上的萬伏電量將嚴重威脅到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為了搶修,時任大橋局二橋處副總工程師的李家咸干脆帶著技術(shù)人員和工人們,住在了5號橋墩上。“那時每天,有人專門劃著小船,駛到5號橋墩附近,將饅頭扔給他們。”任發(fā)德在一旁補充說道,“等到了他們嘴里,熱饅頭早變成冷饅頭了。奮戰(zhàn)了40多天后,沉井終于平穩(wěn)地落在了墩位上。”
那一拍,最心愛
53年,他為大橋拍了6萬多張“寫真”
任發(fā)德說,自己很幸運,有機會用鏡頭和大橋來個“親密接觸”。從剛開始修建沉井、橋墩,到大橋全線通車,任發(fā)德用鏡頭記錄下了大橋每一個歷史性的時刻。為了拍照,他在大型吊車幫助下,下過60米江水,也在軍用飛機的幫助下,上過9次天進行航拍……任發(fā)德說,過去的幾十年里,他去過全國各地很多座大橋,最愛的依舊是南京長江大橋。
53年間,他近距離地為南京長江大橋拍攝了6萬多張“寫真”。 任發(fā)德把他的53年和南京長江大橋緊緊系在了一起。退休后,任老依然難舍那份“大橋情”,還常常帶上他的“長槍短炮”,來到長江大橋繕風。 除了照片,他還為大橋拍了26部科教紀錄片。“那時候條件簡陋,為了拍攝大橋的夜景,需要探照燈,那種探照燈只有上海的部隊有,為了支持大橋建設(shè),他們從上海聯(lián)系了兩個排的士兵,帶來了兩盞探照燈,我的拍攝才得以順利完成。”
那一刻,最自豪
大橋通車,南京城里萬人空巷
長江大橋通車時,曾有這樣的描述:南京城里萬人空巷,第一輛開過大橋的彩車上,有一尊高大的毛主席塑像。數(shù)十萬人涌向橋頭,后來有人看到,僅慶祝時擠掉的鞋子,就裝了兩卡車。
昨天,橋工段相關(guān)負責人透露,在大橋二處的家屬區(qū)建橋新村里,大院里現(xiàn)在年紀在四十歲左右的很多人都重名,那時候哪家生了孩子,老大起名叫長江,老二就叫大橋,還有的干脆叫橋墩、鋼梁、鐵柱。
據(jù)介紹,原先寶塔橋有家照相館,大橋一通車,就改名為大橋照相館,生意異常紅火。同樣以大橋命名的還有大橋飯店、大橋電影院、大橋牌煙花……就連第一輛南京地產(chǎn)自行車也是叫大橋牌,還要憑票才能買得到這種車。使用大橋圖案的就更多了,火柴盒上、香煙盒上甚至十幾年前的米袋子上還可以看到長江大橋雄偉壯麗的身影。
——橡膠止水帶廠家提供
公司地址:河北省衡水市
電話:187-3189-7611
電話:187-3189-7007
手機:13313087769
QQ:1274050236
郵箱:yahengxj@163.com
聯(lián)系人:張華